新年做10件小事 讓身體更健康
新年的鐘聲敲響,闔家團圓、歡聚一堂的2025年春節拉開帷幕。在這充滿歡樂與喜慶的節日里,我們盡享美食、徹夜暢談,但熬夜守歲、飲食油膩、頻繁飲酒,身體承受著不小的壓力,在不經意間讓健康亮起了 “紅燈”。新年伊始,艾詩特為大家送上一份新年健康“大禮包”——做好這10件小事,幫您守護整年健康!
早餐吃得早一點
“早餐吃得早,疾病不來找”。《國際流行病學雜志》的研究發現:與早晨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,9點之后吃早飯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59%!早餐盡量早吃一點,比如8點前,最好別超過9點。
抽點時間曬太陽
現代人早出晚歸,能夠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之又少,長此以往會影響人體維生素D合成,從而使得骨骼和免疫力受損,并且容易出現抑郁和焦慮的情緒。每天花半個小時曬曬太陽,利于身心健康哦。
每天要多笑笑
《衰老》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:孤獨、抑郁等負面情緒對衰老具有顯著加速作用,可使生理年齡變老近20個月。而愛笑、樂觀的人感染炎癥風險低,壽命更長。
多一點全谷物
《氧化還原生物學》期刊的研究顯示,用全谷物替代主食(精制谷物),在不改變整體飲食習慣的情況下,短短6周,就能降低全身炎癥水平。常見的全谷物食品有燕麥、玉米、蕎麥、糙米、小米等。
午餐吃慢一點
研究發現,長期進食速度快的人,患有代謝綜合征的比例為11.6%。而另一項研究則發現,增加咀嚼頻率,減緩進食速度,可以減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。
午飯后多站一站
《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》研究,參與者餐后站立或坐著持續120分鐘,發現相比于坐著,餐后站立能夠顯著提高能量消耗,平均每分鐘高出約0.16千卡。
每天久坐少一點
比起單純運動,“打斷”久坐加上運動,才更為健康。平時坐40分鐘左右就應該站起來活動一下,可以去趟衛生間、接水喝、伸展身體、走動一下。
每天走路多一點
《英國運動醫學雜志》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40歲后,對于運動量最小的人,每天以4.8公里/小時的速度步行111分鐘(約為11000步),或同等運動量的其他運動,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。
晚餐吃得早一點
《營養素》雜志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,早點吃晚餐,對次日糖脂代謝都有好處。考慮到每個人下班的時間和路途長短的不同,在晚上6點一7點之間吃晚餐是比較合適的。最好別超過晚上8點。
入睡稍微早一點
《美國醫學會雜志?網絡公開》發布的一項涵蓋26個國家、13.6萬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: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圍過大,而且白天補覺并不能抵消這種風險。
春節讓傷害少一點
新年春節假期熬夜守歲、飲食油膩、頻繁飲酒,會給身體帶來不小壓力,這時不妨食用蝦青素,幫身體減負:
增強免疫力:春節熬夜、作息不規律易致免疫力下降,蝦青素能增強免疫細胞活性與抗體,抵御病菌侵襲,建議每天食用 8 毫克。
呵護心血管:餐桌上的大魚大肉易讓血脂、血糖失控,蝦青素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,推薦每天攝入 12 - 18 毫克。
緩解眼疲勞:長時間玩手機、看電視,眼睛負擔重,蝦青素能穿越血眼屏障緩解眼疲勞,建議每天服用 6 - 9 毫克。
保護肝臟:春節飲酒傷肝,蝦青素雖不能解酒,卻是強大的肝功能保護劑,能促進酒精代謝酶活性,加速毒素排解,還能保護和修復肝細胞膜。日常建議每天服用 8 - 12 毫克,飲酒前也可適量補充。